进出口资讯
习近平访欧 中欧经贸合作提速
2014-05-19 17:50  
 [导读] 本报记者 陶海青 从3月22日至4月1日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荷兰、法国、德国、比利时四国进行国事访问,其间还将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欧盟总部。 据悉,荷兰是欧盟中小发达国家的代表,已连续11年保 ...
    本报记者  陶海青
    从3月22日至4月1日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荷兰、法国、德国、比利时四国进行国事访问,其间还将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欧盟总部。
    据悉,荷兰是欧盟中小发达国家的代表,已连续11年保持中国在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。此外,中法关系以战略性、全球性和时代性长期走在中欧关系和中西方关系前列。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、投资和技术合作伙伴。比利时是欧盟始创成员国和总部所在地,是中国在欧盟的重要合作伙伴。
    习近平此次访欧,将传递中国重视欧洲、支持欧洲一体化建设、致力于深化中欧关系的强烈信号,将为中欧关系“定方向”,为中欧合作“提速度”,推动中欧关系的战略性“上水平”。
    目前,中欧关系正处在平稳发展阶段,但依然有不尽如人意之处。
相互投资不成比例
    3月初,大公国际发布《中国投资——再聚焦欧洲》报告称,随着中国提升国内工业基础的需求日益增长,以及中国避免过分倚重美国和美元金融工具,欧洲市场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。
    2003年至2013年是中欧关系发展重要的10年。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,中欧贸易在2003年至2012年期间不断上升,增加了4倍。中欧贸易额从2003年的1252.2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5460.4亿美元,是2003年的4.3倍。自2004年以来,欧盟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。但在2012年,美国已取代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。
    “欧盟已连续10年保持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地位,欧洲是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增长最快的目的地。如果说10年前欧盟市场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经济增长的来源,那么,现在的中国市场则成为欧盟寄予厚望的未来增长级。”欧洲中国总商会秘书长闫宗伟在接受《中国贸易报》记者采访时说,“虽然中欧经贸关系整体势头良好,但与中欧每年超过5000亿美元的贸易规模相比,中欧相互投资显得很不成比例。”
    一组数据也佐证了他的观点。据欧盟统计局数据,2011年,欧盟对华投资仅占欧盟对非成员国投资的4.8%;当年,欧盟的第一大投资目的地是美国,占33.8%。与此同时,美国对欧盟的投资占欧盟吸收非成员国投资总额的62.2%,中国仅占1.3%。同样,中国对欧洲的投资仅占当年对外投资的11.1%,而中国的第一大投资目的地是亚洲,占60.9%。
    “这表明,一方面,中欧双方均没有把对方看作主要投资目的地,另一方面,中欧双方互相投资的潜力巨大。”闫宗伟说。
市场准入是难点
   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首轮谈判已经结束。双方谈判的难点是市场准入,欧盟更加看重金融、保险服务业的开放,中国则希望承认完全市场经济地位,享受欧盟国民待遇,同时保护海外投资者利益。
    闫宗伟认为,贸易谈判就是利益博弈,不可能一帆风顺,至少需要三至五年。
    3月24日,第2轮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,中欧双方将就投资协定的概念性问题进一步交换意见。本轮谈判为期2天。
    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开启,对中欧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。
    浙江省东阳市六环饰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多年来一直销往德国。该公司董事长蒋忠泉在电话中告诉记者:“欧洲很欢迎中国企业去投资。但中国企业在走进欧洲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技术壁垒,因此,投资欧洲的中国企业比较看重双方经贸合作的政策大框架,希望这个协定中有更多务实的内容,比如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,消除技术的屏障和门槛,明确技术转让的规章制度,保护知识产权,解决贸易争端机制等等。”
中欧关系新蓝图
    习近平主席指出:“中欧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。”在去年年底,中欧双方将各自的发展诉求凝聚成一张合作蓝图:《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》,确定了共同合作目标。今年是规划落地的第一年,也是系列合作议题的开局之年。
    闫宗伟认为,随着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推进,中欧相互投资将有新的发展。在《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》相互对接的基础上,更多的合作机遇将逐渐显现。未来10年,中国和欧盟及其成员国在能源战略、环境保护、城市化进程等领域都可能加强合作。而习近平的欧洲之旅将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纵深发展。
    中国社科院近日首发《中欧关系研究报告(2014)》称,无论从国际环境来看,还是从双方各自发展的需要来看,中欧关系在未来的10年将向更好的方向发展,前景值得期待。